“二次感染新冠会更严重吗”“阳过一次后多久可能再阳”……连日来,随着国内新冠感染者大幅增多,网络上关于“二次感染”的讨论也备受关注。
一些网友态度乐观,认为“迟早要感染,不如早阳早好”;也有网友认为,新冠会造成反复感染,“最好在爆发期内自我隔离”。
针对大家关心的“反复感染”“感染加重”等热门话题,感染科专家进行了解答。
(资料图)
01
什么是“新冠二次感染”?
通常来讲,新冠二次感染(再次感染)是指一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康复之后又再次被感染的情况。
研究结论表明,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以下简称奥密克戎),会导致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仍有二次感染的可能。
02
为什么会出现“二次感染”?
专家指出,出现二次感染或者重复感染,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
自体原因
比如,距离上一次接种疫苗的时间过长(超过半年甚至一年),身体内的抗体含量持续下降;又或者是上一次感染属于轻症或无症状,体内产生的抗体含量相对较少;还有一部分人,本身免疫力低下,或者免疫系统有疾病,也容易出现二次感染。
病毒原因
目前新冠病毒变异速度很快,以此轮奥密克戎为例,人体对奥密克戎不同亚型难以建立全面的免疫屏障,在感染了奥密克戎某个亚型之后,仍有可能感染奥密克戎的另一种毒株。
今年四月份就有外媒报道,西班牙一名医护人员在短短20天内二次感染新冠(不同毒株),这被认为是新冠暴发以来两次感染时间间隔最短的一次。
03
“二次感染”和“复阳”如何区分?
一些新冠感染者,在病愈核酸转阴后,再次核酸仍可能是阳性,这类情况到底属于二次感染还是复阳,有两个判断指标:
看时间
在感染初期,确诊者出现复阳机会较高,一般来说,感染后首3个月的复阳机会最高,大概有1%至2%的可能性。
看病毒量(病毒量越低,CT值越高)
就复阳的案例来说,患者的病毒量都比较低,大部分患者的CT值均为35以上。而二次感染的患者,病毒量相对较高,CT值低于35。
04
奥密克戎更容易重复感染吗?
专家认为,确实有些传染病感染后,身体会利用之前形成的免疫机制进行自我防护,不会轻易再感染。但新冠病毒不会终身免疫,且不同毒株导致感染多次的能力也有强弱之分。
今年3月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卡塔尔校区)的学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评估了新冠病毒既往感染所带来的保护力。
研究发现,在感染270天后,对于预防再次感染不同变异体的保护力分别为:阿尔法毒株90.2%,贝塔毒株85.7%,德尔塔毒株92%,奥密克戎毒株56%。
显然,与德尔塔及之前的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更容易导致再次感染。不过,尽管如此,奥密克戎的二次感染率仍旧很低,香港卫生防护中心近日表示,在11月份,香港本地社区确诊个案中,约4%疑为“二次感染”。
05
感染康复后抗体能维持多久?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后,获得针对该毒株的免疫力一般可持续半年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表示,国外资料显示,不管有无症状,一旦一个人感染了奥密克戎,有78%的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再重复感染。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引述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指出,目前虽然尚未有证据显示针对奥密克戎变异病毒株感染而衍生免疫的具体时间,但根据先前变异病毒株的情况,免疫时间预计将持续至少90天。专家认为,一般人距离上次确诊的时间少于3个月,出现二次感染的几率比较低。但不排除一些年老、体弱、重病患者,均有在3个月内出现二次感染的风险,也不排除在短时间内感染新型变异毒株的情况。
06
“二次感染”的症状会更严重吗?
关于二次感染的症状,国外有过两组研究数据:
一组来自前文提及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指出,无论新冠病毒如何变异,前一次感染产生的抗体,可以明显降低后一次感染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另一组来自《自然医学杂志》。研究表明,与仅感染过一次的患者相比,无论疫苗接种情况如何,再次感染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包括肺部、心血管、糖尿病、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等并发症。
对此,专家认为,二次感染后的情况要根据个人当时的免疫力和病毒的强弱程度来考量。一般而言,二次感染与首次感染的病症没有太大分别,如果感染了同一个亚型的病毒,二次感染症状是会低于首次感染,而从病毒的发展规律来看,奥密克戎的致病率会越来越低。
07
哪些人更容易反复感染?
有3类人较容易反复感染,包括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免疫力较差的人群。
这几类人群不仅容易反复感染,还有可能出现重症风险。
08
二次感染后,
感染者的传染性会变弱吗?
新冠感染者的传染性与多重因素相关联,不会因为是二次感染或者反复感染而导致传染性变强或是变弱。
多重因素包括病毒数量、病毒浓度、病毒活性等。通常,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毒量、病毒浓度和病毒活性与其传染性成正向相关。
09
感染康复后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治愈的新冠确诊患者出院、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后,仍然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接种疫苗、佩戴口罩、保持1米的社交距离,以及尽量避免处于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室内空间,仍是防止反复感染的有效方法。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增加营养,尤其是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坚持锻炼身体,保证良好的心态,提高机体免疫力。
再次感染的风险,以及感染后的症状取决于多种复杂因素,包括变异体的变化、疫苗接种情况和既往的身体基础情况等。
确实有小部分感染者再次感染后风险更高,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需要太过担心再次感染后症状加剧的情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新华社喀布尔12月13日电(记者邹学冕)中国驻阿富汗大使王愚13日说,阿首都喀布尔一...
【资料图】【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白文静 陈建国】“法棍面包工艺和文化”近日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
中国网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22年12月13日上午,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卫星首批科学图像...
中新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 阚枫)20天后,2023年即将到来,每年年初,各地将进入一年一度的省级地方两...
(资料图片)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12日从中央网信办获悉,为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
十多天后,2023年度硕士研究生考试将如期开考,本应出现在山东某考点的考生许莉现在还滞留在浙江湖州。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王优玲、姜琳)记者12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
(资料图)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11日电(记者 顾煜)随着气温降低、下游天然气需求增长,作为西气东输主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2022年12月10日)(资料图片仅供参考)一、治疗方案(一)成人治疗...
新华社深圳12月11日电题:8790亿元背后的“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一线观察新华社记者...
【资料图】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近日联合发布《互联网...
(资料图)【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对于许多小动物来说,穿越车水马龙的公路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为了让它们...
(资料图)中新社广州12月8日电 (记者 王坚)广州白云神山物流枢纽项目(一期)8日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
(资料图)中国网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11月14日至28日,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五矿职业技能竞...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多个机场不再查验核酸证明 专家回应阳性人员如何居家隔离中新社北京12月8日电 综合...
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下降背景下,11月CPI...
□ 本报记者 万静12月1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
【资料图】【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陈家村】近日,英国媒体报道,为保护数量下降的野兔,英国警方下...
(相关资料图)【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我来自哪里?我的祖先是谁?”据法国《老年人》杂志6日报道,最近一...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如黛 文竹】拿起一张精美的彩色纸,怀着满满的祝福和期待,小心翼翼地折...
焦点访谈丨追星逐月步履不停 “最忙乘组”的183天(资料图片仅供参考)2022年12月4日晚,神舟十四号飞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力稳就业保民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10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开展未成年人...
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落地观察(相关资料图)金融工具发力稳投资 年内加速落地见效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中新社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全...